回炉重来、变废为宝,中国百亿动力电池回收市场
回炉重来、变废为宝,中国百亿动力电池回收市场
10月以来全国多地疫情再起,“金九银十”开工率修复未能有效延续,新能源车板块仅在11月初随风格切换有短期的修复行情。根据乘联会预测,11月新能源车零售销量预计达60万辆,同比增长58.5%,环比增长8.2%,销量相比10月增长不大。但随着防疫“新十条”的推出,事情逐渐出现了转机。目前在疫情管控不断优化、国内放开预期强烈、叠加购置税延期、龙头车企代表车型降价等多重消费端刺激下,新能源车销售有望一扫11月颓势,迎来一波新高峰。
但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对于现在新能源车企而言,需要解决的除了下游的销量以外还有上游高昂的成本。数据显示目前动力电池仍占据整车成本近40%,而其高昂的价格也让各车企“负重前行”。
各部件占新能源成本比例
从目前公布的财报来看,造车新势力“蔚小理”上半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其中亏损最严重的车企,每卖出一辆新能源车就要承担10.2万元的亏损。
在这样的背景下,动力电池回收似乎是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既能够解决上游价格居高不下的问题,同时也能解决下游需求与日俱增的问题,可谓两全其美。那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究竟现状如何?未来又会有怎样的机遇和发展呢?
一、百亿市场带动整个行业
一般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有效寿命为4-6年,随着新能源车的销量与日俱增,退役的动力电池也将快速增长。据中国动力(600482)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联盟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仅为20万吨,而到2025年,预测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超过78万吨。
2020-2025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
而大量的动力蓄电池退役后,如果处置不当,随意丢弃,不仅会给社会带来环境影响和安全隐患,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出于环保和资源再利用两方面的考虑,近几年,我国国家政府、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也是频繁发布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相关政策,推动着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在政策的推动下,废旧动力锂电池回收市场将从2018年开始爆发,当年即达50亿元规模,到2020和2023年,回收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136亿元和311亿元,未来随着退役电池的增加动力电池回收的市场有望突破千亿。
二、“拆解回收”与“梯次利用”并驾齐驱
目前我国的动力电池回收主要分为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为拆解回收,这种模式顾名思义就是把动力电池中有用金属材料提炼并重新利用,此举可以有效地降低上游原材料价格。而目前国内拆解回收分为火法回收与湿法回收两种模式,二者各有优劣。
火法回收是通过高温焚烧去除电极材料中的有机粘结剂,同时使其中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冷凝的形式回收低沸点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对炉渣中的金属采用筛分、热解、磁选或化学方法等进行回收。
火法回收流程图
火法回收的优势是电池要求低,并且可以一次性大量处理,高效简便。但同时能耗较高,且回收率低。且最为致命的是这种方法不能回收电池中的锂元素,造成了资源浪费,此种缺陷在如今锂价格处于高位的当下变得格外突出。
湿法回收技术是以各种酸碱性溶液为转移媒介,将金属离子从电极材料中转移到浸出液中,再通过离子交换、沉淀、吸附等手段,将金属离子以盐、氧化物等形式从溶液中提取出来,这也是目前国内主流的回收工艺。
湿法回收流程图
相较于火法路线,湿法回收的工艺更加复杂。得到的金属或金属盐纯度高。但湿法工艺的缺点在于电池单体必须被破碎预处理、试剂消耗量大、会产生大量需后续处理的废水。
除了拆解回收外,梯次利用也是退役动力电池的另一个归宿。根据国家规定,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至额定容量的80%以下,就要面临退役、被强制回收。但80%~20%这一区间,动力电池的性能仍然可以满足很多设备的能源需要。退役的动力电池经过相关的检测,确定其性能后,可依次用于低功率电动车、电网储能、家庭储能领域,等电池性能进一步劣化后,低于最低利用标准再行回收。但由于目前三元锂电池中镍、锂、钴等材料价格高昂,所以拆解回收显然盈利更可观,所以目前从事梯次利用的标志性企业仅一家。
三、行业未来的发展机遇
无论是拆解回收还是梯次利用、对于行业的技术和资金均有较高要求,所以导致行业准入门槛较高,在19年以前从事该行业的多以小作坊形式为主,行业乱象丛生行业未形成规模。不过这种格局即将改变,随着废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同时这也吸引了车企、环保公司、电池企业等快速入局。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共1.5万家,2020年全年新增2579家,2021年上半年新注册了9435家,同比增长2611.2%。
2015-2021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注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