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荷兰MASTERVOLT蓄电池-中国大陆销售总部
  • 统一服务热线:162 1112 4561

国内锂钠电池最新动态的规范化

时间:2022-12-26 23:23:45       点击数:

国内锂钠电池最新动态的规范化

 

  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及类似产品标准工作组于11月28日~29日举办“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主办,钠离子电池相关产业链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

  此次大会旨在为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企业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同时也为钠离子电池行业相关人员提供一个了解钠离子电池产业最新资讯的窗口。使参会企事业单位加强合作交流,促进钠离子电池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期间,18位行业大咖与大家共同探讨钠离子电池的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赛西)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何鹏林先生在本次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上发表《国际国内锂钠电池标准化最新动态》演讲。

  

  何鹏林先生此次演讲内容分国内锂离子电池标准化工作进展、国际锂离子电池标准化工作进展以及钠离子电池标准化工作三部分。

  

  何鹏林先生,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赛西)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一直从事电子产品安全和锂离子电池标准化和科研工作。此外还在全国电子产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抽技术评审组等担任职位。

  牵头起草工信部《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并作为第1起草人牵头制定GB 31241-2014(便携式电池)、GB 40165-2021(固定式锂电池)、GB/T 18287(手机电池,修订报批中)、GBXXXXX(电力储能锂电池强标,制定中)。

  还牵头组织制定了我国平衡车、电动轮椅、家用电器、电动工具、童车、无人机、道路交通设施、电子烟、家庭储能、充电宝、户外电源、警用装备、民航运输等领域用的30余项锂离子电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事业单位,是专业从事工业和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标准化的科研机构。1963年建院以来,已从单一标准制定,发展成覆盖标准研制、试验检测、计量校准、认证评估、培训服务、产业研究等完整标准化价值链,是国内一流的基础性、公益性、综合性标准化科研机构。

  承担58个ISO、IEC相关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国内技术归口、14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28个分技术委会秘书处的工作,近20个工信部标准工作组秘书处,是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组组长单位、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组长单位,与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国内外知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锂离子电池自上个世纪90年代诞生不久,就被引入国内并推向市场。在前10年,日本、韩国的锂离子电池产量一直占绝对优势;而后,中国的锂离子电池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产业规模已经超过日、韩,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国和使用国。

  2007年锂电池产业发生了几个标志性事件:索尼等日系锂离子电池在全球范围内召回;日本、韩国启动锂离子电池新标准的制定工作,并分别在2008年、2009年实施强制认证;IEC启动IEC62133:2002的第一次修订工作;IEC将锂离子电池纳入IECEE-CB体系,实施CB认证;中国启动首部强制性锂离子电池安全国家标准(GB 31241-2014)的制定工作。

  为更好开展锂离子电池安全标准化工作,原信息产业部(现工信部)决定成立锂离子电池安全标准特别工作组,承担了锂电池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锂离子电池安全标准特别工作组”于2008年3月28日在北京召开了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

  

  截至2022年10月,电池工作组共有成员单位300家,包含了业内主流的电池企业、封装企业、宿主设备企业、检测机构、科研机构等。

  

  锂离子电池安全标准特别工作组主要职责包括研究制定锂离子电池标准体系、组织申报锂离子电池国家和行业标准、组织起草锂离子电池标准、针对标准难问题咨询发布工作组决议、组织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五个方面。

  研究制定锂离子电池标准体系,以支撑工信部电子司、科技司开展了制定《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相关的技术论证工作,体系已于2016年10月25日正式发布。国内首次将锂离子电池标准化工作纳入统一的宏观规划,在一定程度上结束了此前各归口部门和标委会各自为政的状况。

  

  电池工作组自成立以来,已经组织申报锂离子电池相关的国家标准 (GB和GB/T)、行业标准(SJ/T)50余项,涉及电池产品性能、安全、材料等领域,并承担了相应的标准归口工作。

  成立14年来,电池工作组共完成GB 31241-2014《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要求》、GB 40165-2021《固定式电子设备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技术规范》、SJ/T11685-2017《平衡车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规范》、SJ/T 11778-2021《便携式家用电器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要求》等近30项重要标准的制定,GB 31241-2014修订、GB/T《锂离子电池组安全设计指南》等10余项标准的报批,涵盖了移动电源(充电宝)、平衡车、无人机、电动工具、电动轮椅、便携式家电、玩具、童车等领域使用的锂离子电池。

  

  其中,关注广泛的GB 31241-2014《便携式电子产品用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要求》的发布和实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两次均进行报道。

  

  在组织申报和起草的锂离子电池标准中,有三部属国家强制标准,锂离子电池安全标准特别工作组负责了其中两项。目前工作组还负责20214450-Q-339《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要求》的起草。

  

  工作组组织申报和起草的锂离子电池标准列表,包含了各个应用领域以及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里面的材料、制造的相关标准。

  

  今年还新立项了两个钠离子的基础性行业标准:钠离子电池符号和命名以及钠离子电池术语和词汇。

  

  标准体系涵盖基础通用、材料与部件、设计与制程、制造与检测设备、电池产品等,工作组起草的标准也在这五个方面里面。

  

  针对标准难点问题发布工作组决议,是标准起草组织对于标准疑难问题的咨询的回复。工作组决议经工作组内部讨论、表决后对外发布,为国内的检测、认证实施工作提供参考,为工信部、认监委、国标委等政府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撑。

  

  工业和信息化部退役电池回收利用行业标准化工作组2022年2月22日经科技司批复成立,工作组由来自政府部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方面的38位专家组成。何鹏林主任作为该工作组的委员,一直以来积极参与工作组的相关活动。

  

  2022年4月21日,回收利用工作组举办了电池回收大讲堂第27期,何鹏林主任应邀做了《我国退役电池回收利用行业标准现状及发展趋势》主题的授课。

  课程围绕我国标准化现状及政策要点、锂离子电池行业标准工作开展情况、退役电池回收利用行业标准现状、退役电池回收利用行业标准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讲解。

  

  国际上有3大标准化机构:ISO、IEC和ITU。其中,IEC和ISO均开展了各自相关领域的钾电池标准化工作。此外,UN (下设机构)、ICAO、IATA、IMO也在制定钾电池安全运输规范。

  

  三大主要机构及其下设工作组,工作组里有电池相关标准起草职责。

  

  IEC/SC21A碱性和非酸性蓄电池分技术委员会承担了大部分锂电池标准化起草工作,IEC/TC21蓄电池和电池组技术委员会只承担了电动汽车电芯的标准化工作,ISO/TC22/SC37电动道路车辆分技术委员会只承担了汽车电池包的标准化工作。

  

  IEC/SC21A (碱性和非酸性蓄电池分技术委员会) 是国际上锂离子电池标准制定最主要的机构,制定了绝大部分的锂离子电池国际标准。电池工作组秘书处单位作为IEC/SC21A (碱性和非酸性蓄电池分技术委员会) 国内总归口单位,多年来一直负责EC/SC21A国内对口管理工作。

  积极参与锂电池领域相关的国际标准制订,负责组织行业相关单位成员参加IEC/SC21A国际会议、答复IEC文件。 直接参与了IEC 62133 (便携式设备用电池), IEC 62619 (工业设备用电池),IEC 62281 (电池运输安全)、IEC 63056(电力储能电池)、IEC 63057 (汽车启动电池)等重要锂离子电池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SC21A共有7个工作组,外加4个联合工作组,除了镍系电池工作组1、2,负责微型锂电池的联合工作组,电池工作组均派出了相关专家。也向负责电动汽车电池组标准的工作组ISO/TC22/SC37派出了专家。

  

  上图展示的是IEC发布的IEC 62133-2:2017,IEC 63056:2020、IEC 63057:2020等重要的理电池安全国际标准。

  

  IEC和ISO发布的锂电池相关的国际标准,涵盖了锂电池的各个应用领域。

  

  从标准类型来看,目前国际标准的制定已覆盖基础标准和部分常见的产品标准,对于锂离子电池材料与关键部件、制造工艺与设备、新兴产品类标准还尚未制定。如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制造设备、检测设备等,平衡车、无人机、机器人电池等产品标准。

  

  受疫情和外部环境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关键原材料锂、钻、镍等进口受到阻碍,导致其价格大幅上涨,也推涨了终端产品价格,企业利润大幅降低。相较之下,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成本低廉、安全性好等优势,在锂资源短缺、价格大幅度上涨以及储能需求旺盛的背景下,迫切需求新型高效的储能技术与锂离子电池形成互补。

  在新能源潮流之下,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或储备钠离子电池技术。钠离子电池综合性能表现优异,已在关键目标领域成功实现了示范应用,并已进入量产阶段并已实现产业化。

  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 (2022年)》预测,钠离子理论市场空间到2026年将达到369.5GWh。

  

  钠离子电池作为新兴领域,工信部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815号(工交邮电类523号) 提案答复的函》中提出:将组织有关标准研究机构适时开展钠离子电池标准的制定,并在标准立项、标准报批等环节予以支持。

  钠离子电池相关标准由工信部电子信息司负责,锂离子电池及类似产品标准工作组在电子信息司的指导下,开展钠离子电池标准化工作。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2年7月14日印发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2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和外文版项目计划的通知》 (工信厅科函(222]158号),我国首批钠离子电池行业标准《钠离子电池术语和词汇》《钠离子电池符号和命名》计划正式下达。该批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赛西,CESI)归口并组织起草。赛西将联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科海钠、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

  2022年9月30日,钠离子电池标准起草组完成了2项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并发出征求意见。2022年11月28日,组织召开2项标准征求意见稿讨论会。

  

  工作组将参考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开展钠离子电池标准的立项和制定工作:基础通用标准、材料标准和电池产品标准。